2024-06-21 Yahoo奇摩新聞
分享Facebook 分享到Google+
熱傷害為什麼會發生?
人體會藉由傳導、對流、輻射、蒸發等方式維持體溫,而在炎熱的夏季時節,流汗蒸發及對流散熱就是人體最常見的散熱方式。但當外在溫度或濕度過高時,體內的熱能不易散播出去,就容易因為體液流失過度、體溫調節異常,進而引起熱傷害。
延伸閱讀》夏天來了!當心熱傷害 嚴重恐致死
熱傷害的種類有哪些?哪一個最致命?
常見的熱傷害種類可分為熱痙攣、熱暈厥、熱衰竭及中暑四種。顛覆大家想像的是,聽起來很嚴重的熱痙攣、熱暈厥,其實程度相對輕微,其次是熱衰竭,屬於中度,最嚴重、最致命的,反而是最常聽見的中暑。
熱痙攣
成因:當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活動,導致汗液過度流失或補充過多水分時,可能就會因為體內鈉、鉀離子等電解質濃度偏低,使肌肉不由自主的收縮。
症狀:因肌肉收縮造成疼痛、抽筋、痙攣等現象,一般症狀約會持續1到3分鐘,常發生於大腿、小腿等部位,嚴重的話可能影響到腹壁肌肉。
熱暈厥
成因:在炎熱的環境下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時,身體為了幫助散熱,皮膚血管會擴張,並讓血液在體內重新分配。此時回流不順的血液,就容易跑到周邊血管或四肢,使腦部缺乏血流。
症狀:當腦部缺乏血流時,就會造成暈厥,四肢末梢也可能出現水腫的情形,通常數周後就會自然消失。
熱衰竭
成因:在高溫的情況下,人體內水分、鹽分大量流失,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,進而導致血液循環衰竭。
症狀:當熱衰竭發生時,可能出現大量出汗、面色蒼白、全身無力、噁心,或是頭暈、頭痛、血壓降低等症狀,同時體溫也可能會上升;但不同於中暑,熱衰竭患者的體溫通常不會超過攝氏40度。
中暑
成因:當熱衰竭並未妥善治療時,就有可能惡化成四種熱傷害當中最嚴重的「中暑」。
症狀:中暑和熱衰竭同樣都會出現頭暈、嘔吐、全身無力等症狀,但最明顯的病徵是患者體溫會超過攝氏40度,並因為喪失排汗功能,導致皮膚乾燥發紅,甚至出現意識混亂、說話不清等神經異常症狀,嚴重會引發休克、心臟衰竭、橫紋肌溶解等併發症,進而導致死亡。通常中暑患者的死亡率可高達30%至80%。
熱傷害該怎麼處理?
一旦出現熱傷害的徵兆,首先要將患者移至陰涼且通風處,並給予降溫。降溫方式,除了可以將過於緊繃的衣物去除,也可以讓患者的身體浸泡在冷水中,或用冷水袋敷頭頸、腋窩、大腿根部等處。
如果患者意識清醒,可以給予水分或電解質。但若出現失去知覺、噁心、嘔吐的症狀,就不宜再喝水,以免嗆到。出現熱痙攣症狀的患者,可適度將其肌肉拉長並伸展。倘若症狀無法緩解、甚至加劇,務必盡快送醫,避免錯過急救的黃金時間。
熱傷害的NG急救有哪些?
遇上熱傷害,千萬別操之過急,恐怕會帶來二度傷害。除了不能讓患者泡在過冰的冰水裡,避免導致血管過度收縮外,也切勿使用酒精、退燒藥來降溫。
酒精屬於揮發性高的液體,僅能「暫時」使表面皮膚溫度下降,實際上會導致毛細孔收縮,反而有礙身體進行後續散熱。退燒藥是針對受病菌感染發炎後產生的溫度上升反應,與熱傷害的升溫原因大不同,因此服用退燒藥對中暑患者並不會產生任何幫助。
延伸閱讀》熱中暑恐致死「6族群最危險」 2飲料別喝!身體會流失更多水分
熱傷害的高風險族群有哪些?
中暑最常見的可分為傳統型中暑、勞動型中暑兩類,傳統型中暑常發生在老人、小孩、慢性疾病患者等,對環境溫度、濕度缺發調節能力的族群身上。而勞動型中暑則常見於運動員、軍人、勞工、農夫等,需要在高溫環境下活動的工作者身上。
然而中研院去年公布一項數據,針對過去15年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,因中暑而掛急診的個案中,男性增加3.58倍、老人5.2倍,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,女性大增7.5倍,推估可能是因待在室內而輕忽熱傷害的可能性,捨不得開冷氣或水喝太少,導致中暑。
熱傷害要如何預防?
台灣夏季濕熱,建議盡量避免在日光直射處活動,或是在高溫密閉空間久待。若要外出,最好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5點的高溫時段,並穿著透氣衣物。另外,也要隨時留意自身及同行他人的狀況,勿將幼童、老人、寵物留在車內。
飲食方面,建議成人一天需要喝6至8杯240毫升的白開水,若有大量流汗,可適時補充含有電解質的溶液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飲用過多酒精或含糖飲料,反而可能使水分流失更多,適得其反。
轉自此處
|